26.1.10

氣候變化引發嚴重天災 被揭全無根據 聯國爆「天災門」 全球暖化論失據

...........................................................


-


科學家誇大全球暖化的醜聞,接二連三傳出,
在「氣候門」和「冰川門」之後,又有「天災門」。
繼被揭操控數據催谷全球暖化說法及信口開河指喜瑪拉雅山冰川 25年內消失後,
聯合國氣候專家小組報告指氣候轉變引發更多更嚴重天災,
再被揭沒證據支持,令質疑全球暖化論是個大騙局的人,
更加振振有詞,讓地球失救。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在 2007年報告中,
除了指喜瑪拉雅山冰川 25年內消失外,
還聲稱「全球極端天氣造成的損失在 1970年代起急升」。
報告的結論深入民心,連美國總統奧巴馬( Barack Obama)月前也曾說:
「更強力的風暴和水災,正威脅各大洲。」上月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中,
窮國要求排碳富國巨款補償,也是基於全球變暖令它們受更多天災打擊的說法。


但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發現,報告得出氣候轉變引發更嚴重天災的結論,
原來引用了未發表、未經同行評審的研究,
而這份研究到 2008年正式發表時,作者已經修改結論,
表明「我們未發現充足證據,證明全球氣溫上升與災難損失的統計關係」。


研究是由英國天災影響專家繆爾─伍德( Robert Muir-Wood)做的,
目的是分析全球颶風、山火和水災等天災造成的損失每年平均增加 8%,
是否跟全球暖化有關,抑或可用人口集中、基建發展等因素解釋。
結果研究發現, 1950至 2005年的損失數據,可完全用社會變遷解釋,
但若縮窄看 1970至 2005年數據,有 2%損失年增長,
似乎與全球氣溫上升有關。但他同時指出,後 35年天災損失特別多,
差不多可用 2004和 2005年颶風反常地來得多和來得兇來解釋,
而且美國受災拉高美元滙率,又自不然拉高損失額。


《星期日泰晤士報》指, IPCC的報告斷章取義只引用研究 1970至 2005年數據,
當至少有兩名科學家審閱報告草稿時曾要求審慎處理氣候變化與天災損失關係時,
又置若罔聞。而且,即使繆爾─伍德已修正結論,
IPCC到上月哥本哈根會議前一直沒有澄清。這些都反映 IPCC報告胡亂來。


連番錯誤令減排難通過

東窗事發, IPCC副主席范伊佩爾塞勒才表示重審有關證據,
可能撤回 2007年的說法,但他堅稱,雖然出了事端,
IPCC的論證審核程序「仍很嚴謹和科學」。也有科學家為 IPCC報告辯護,
指報告有 3,000頁長,綜合全球氣候科學研究結果,難免有一些錯誤。


《星期日泰晤士報》卻指出,此時頻爆氣候科學醜聞,政治上最來得不及時。
哥本哈根會議只能通過弱協議,美國民主黨又剛失參議院超級多數地位,
連番錯誤將令共和黨人有更多彈藥,阻止奧巴馬的減排方案通過,令地球失救。


氣候科學界連爆三醜聞


氣候門

去年 11月,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中心被黑客入侵電腦,
網上公開科學家之間電郵通訊,被指顯示科學家在數據做手腳,
以支持全球暖化是人為造成的說法。
科學家指懷疑暖化派斷章取義,故意抹黑他們。


冰川門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2007年第四份評估報告,指如地球暖化速度持續,
喜瑪拉雅山冰川將在 2035年或之前消失,
上周被揭原來是輾轉引用印度科學家哈斯南( Syed Hasnain)
在雜誌電話訪問中說法,哈斯南承認那句話「純屬猜測」,
冰川全融其實要 300年。 IPCC事後收回這說法。


天災門

IPCC在 2007年評估報告,指全球暖化令天災更多和更嚴重,
天災造成損失加速增長,昨被揭原來是引用一個當時未發表研究,
而且只引用有利的結果,作者 2008年發表已改口說沒有足夠證據,
IPCC卻一直沒有澄清,被質疑後表示正重新審閱有關證據。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兩岸國際 +26.01.201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0125&sec_id=15335&subsec_id=2756&art_id=136607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