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1.09

彌補人造衞星不足 歷時 60年 義工助天文台趨吉避凶

...........................................................


-


科技發達,天氣預測越見精準,不過,即使人造衞星偵測再仔細、
數據傳送再快速,仍然需要靠常人肉眼的觀察。
由香港天文台透過志願觀測船隊及雨量志願觀測員,
擔任義工提供天氣數據,讓航運業及賽馬活動等,可以趨吉避凶 60年。


天文台昨日慶祝志願天氣觀測成立 60周年。
加入馬會 32年的高級場地養護員李錦榮( 60歲),
每朝馬匹晨操前會風雨不改,到天文台安裝在沙田馬場,
用來收集及量度雨量的儀器,收集雨量向上級報告,
每日義務向天文台提供資料。李錦榮說,「停晨操最緊要係好大雨,
練馬師台如果望唔見 400米,馬匹有相撞危險就會停。」
他表示,每朝檢查量雨計,實地檢查跑道是否爛地,
對馬匹和騎師的安全都很重要。


肉眼觀海浪雲層較準

有 25年行船經驗的東方海外船長陳洛貞,
形容他最初入行,辨認雲層真是「一嚿雲」。
他說,天文台會在志願觀測船,安裝量度氣壓、
溫度及風向儀器,志願觀測船有義務,定時向天文台報告。
但海浪、暗湧、雲層等自然現象變幻莫測,
遠在天際上的氣象衞星未必偵測得到,
完全靠志願觀測船,把目測的情況向天文台報告。
由天文台再發放給其他船隻,避開強風巨湧的航道,逃過人命傷亡。


高峯期 120志願者

天文台台長李本瀅說,今時今日,衞星雖然可以離地球三萬多公里,
探測及輸送天氣數據到世界各地,但覆蓋面仍受限制。
在汪洋大海中航行的船隻,本港不同地區的雨量,
隨時會引發天然災害。因此,天文台始於 1949年,
與航運業合作,組成志願天氣觀測船隊。
目前約有 50艘船隻,參加志願觀測工作。
天文台同樣在本港設立量度雨量志願觀測員,
借助他們提供天氣數據的協助,經分析後對外發放。
在 70年代初,自動雨量站設立之前,
全港由志願觀測員操作的雨量站達 120個。
隨着自動雨量站增加,雨量志願觀測站,現時已減少至數十個。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要港要聞 +27.11.200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1127&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3464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