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0

朱鍔:日本設計的未來學

...........................................................


-










日本設計的未來學


作者:朱鍔
出版社: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05/11
尺寸:19cm X 13cm
頁數:360


商品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平裝

ISBN:9789866285844


....


內容簡介「我設計的都是讓客戶垂涎的產品。」


三宅一生、深澤直人、原研哉、佐藤可士和、隈研吾
傳授獨門設計心法、以代表作品演繹設計執業歷程,
真正教會我們如何看設計、做設計。


八0年代遠赴巴黎追夢的三宅一生,如何在初露頭角後與時尚攝影家
歐文.佩恩相遇、相知,為彼此的生命及事業都創造不停歇的刺激動力,
更在野口勇及田中一光二位大師激勵下,一路建構起時尚教父地位;
‧在美國IDEO設計公司植下設計名聲的深澤直人,
又為何選擇歸零回到日本一切重來、
接著很快創下同時與七大品牌合作於米蘭設計展發表的驚人成就;


而原研哉如何從專接學校劇團表演手冊設計案及石岡瑛子手下助理設計的青澀期,
轉變為用「白色」浪潮襲捲日本的設計哲學家;


堅持以「整理術」重新定義「藝術指導」角色的佐藤可士和,
如何以「麒麟檸檬」首次全方位的商品打造計畫,
成就事業轉捩點、獨立創業,一舉接下UNIQLO等跨國設計案;


面對二十世紀鋼筋混凝土建造出的單一世界形貌,
隈研吾又如何利用竹子、杉木、石材等材料及孔洞、百葉窗等元素,
創造出一系列「與自然同行」的建築,開創「負建築」的「隈研吾流」。


三宅一生的「製作進行時」及「A-POC」、深澤直人的「超級日常」、
原研哉的「白」、佐藤可士和的「整理術」、隈研吾的「負建築」,
五位日本設計大師是當今最懂得融合東方和西方的日本設計師,
他們以優雅純粹的東方式感性線條,超越設計的界限,清理並修正了現代設計的美學創意。


本書是當前中國重要平面設計師朱鍔,與這五位日本設計家的對話集及作品實錄。
曾師事於日本設計家田中一光的作者,試圖從日本設計中發掘出的「消解」、「負」、
「白色」、「無」等概念,去探問這五位設計大師面對全球化下的地域,
他們是如何建構出自身的創意論述,及設計實作一路走來的歷程。
而這些設計家曾經歴練以及當下提出的,也正表徵了日本設計的走向,
更或許就是直面未來時我們能藉以得到啟發的設計學。


三宅一生-製作進行時 

超越時尚成為藝術的日本時尚圈最經典大師三宅一生,
以不對稱、立體剪裁、皺褶、A-POC一塊布等,
在時尚界的尖端巴黎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風潮,奠立全球時尚大師的地位。


在「製作進行時」,我努力喚起大家的激情。
這就是為什麼我的服裝總會有詩意和藝術性在其中。
如果沒有這些,不會有任何人關注我的作品。
如果只是穿T恤或者牛仔裝,那麼這種衣服不會引起人們任何一點驚奇,
因為,大家都知道那些衣服能滿足什麼樣的期待。
但是我就喜歡給人們驚奇,給人們驚喜,
我也期望那些穿我設計的衣服的人能享受衣服無拘無束的解放感,
期望他們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自由演繹我的每件衣服,使我的衣服成為最終的完成品。


我通常是從觀察身體開始進行新的創作,畢竟身體是最本質的東西,
身體是動感的,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設計出和身體一樣具有動感的衣服。
在我的設計中,我希望給大家一個夢想,一個故事。
如果一個設計師除了一些設計的基本問題之外再無話可談,那就很沒趣了。
我想要講更多的東西……


深澤直人-Super Normal 

當今日本首屈一指工業設計師,曾獲英美日各國超過五十項設計大獎,
代表作品au/KDDI的行動電話INFOBAR和無印良品的壁掛式CD架等,
已成產品設計史的必收錄代表作,設計根基融入了深層的自然及人文的思考,
強調從生態系來思考設計更是相應於21世紀講求永續生態的潮流。


年輕時,我確實有時會在一個設計上花很長時間,但是其實花的時間越長,
就像壽司在手裡握得太久,味道會變得很難吃。
有人評論說我是創造型的設計師,也有人說我什麼事都敢於去想像,
總之什麼樣的讚美都有,事實上並不像他們說的那樣,
我只是面對每一個客戶的時候,都會暗自估量出對方對我的期待值,
然後在不超越這個數值的地方給自己畫出一條線。
期待值這種東西聽上去好像很複雜,讓人難以理解,
但是我總是能很清楚地看見那個輪廓,然後用線把它標出來。


我從來不看報紙雜誌,也不上網,也不喜歡發電子郵件。
我想我是從日常生活的空氣中,吸收了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某種元素吧。
因為即使再忙,呼吸的時間還是有的,我的資訊都來自空氣。


原研哉-「白」 

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的原研哉,
近年來活躍領域早已跨越單純平面設計,舉凡展場規劃設計、商品包裝設計、
企業形象塑造等,皆能見其活躍的身影。


對於「白」,感受是否真實?「白」的完成度有多高?
它是否能給人以緊張感?這是「白」最有魅力的地方。
我並不是只想讓大家注意到這些「白色」的東西,
我想再抽象一步提取出觀念上的「白色」,並獲得認同,
雖然每個人見到的白色事物各有不同,相對於「個別」的「白」,
我更覺得普遍的「白」才是重要的。
「白」很脆弱,很容易受干擾,一點點的光線變化,
就能讓白色本身發生徹底變化。


「才能」這個詞看起來很容易明白,
但是它也能把創造力的一部分巧妙地掩飾起來。
以每個設計師的不同角度而言,他們之間沒有根本上的優劣之分,
每個人,不管是誰都有著自己可能都沒有進去過的「房間」,
在打開房間的那一剎那,從屋裡飄出聞所未聞的誘人芳香,
我一時間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但這過程並不是持續的,
垂釣時,我們還需要不時地挪動魚竿,尋找新的地點新的契機。


佐藤可士和-整理術

日本當今廣告業界與設計業界的風雲人物佐藤可士和,
作品跨足廣告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空間設計,
被譽為「能夠帶動銷售的設計魔術師」,
其簡單、創新並富有視覺震撼力的作品,
一再為品牌形象及商品行銷提出新的可能。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解釋,
讓「藝術指導」這個職業在社會上引起大家的關注、理解和重視。
同時,我也希望能把藝術指導這一工作變成像建築家、電影導演那樣令人憧憬的職業。


我以「藝術指導」的身分,用「整理術」的方法,來為客戶做好專案的「旁觀者」。
在整理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客觀端正的視角,
如果從一開始就抱著尋找「產品和受眾的特點」這冷靜的態度去審視,
就可以從眾多要素中排出優先順序,以找到我們想要的設計點。
以這樣的角度入手,做出的設計方案,經常能使客戶感到震驚,
重新看到他們自己公司品牌和產品的獨特魅力。
「整理術」這方法的好處就在於:設計並非從零開始隨意創作,
而是提煉了對方的中心思想之後得出的成果。我想世上的好設計,
設計過程大都相同,那些好設計的好就在於集中了整理後得出的眾多要素,
也就是說,他們將客戶想要表達的理念表現得近乎完美。


隈研吾-負建築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慣用竹子、木材、泥磚、石板、和紙等自然建材,
建築風格散發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在業界被稱為「負建築」、「隈研吾流」。
建築實作及設計論述著作皆豐。


現在,判斷是否是自然材料的標準已十分模糊。
是不是自然材料其實並不是問題,
問題在於自然與人工的界線實在有些被模糊了。
我所謂的自然的建築,並非只是用自然材料建造成的建築,
更不是在鋼筋混凝土上貼上一層自然材料的建築;
我要探尋的是人類真正的充實,為此,我將著眼點放到如何建築。
我將大地、場所作為材料,根據適合這個場所的方法來建築。
所謂場所並非指單獨的自然景觀。場所是包含了各種材料,
以材料為中心展開的生活本身。


通過建築這種行為將材料、生活、表象連成一串就誕生了「自然的建築」。
這樣的自然建築是紮根於場所性的。自然建築的自然,
是當場所性與幸福感連結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自然性,
自然建築是場所性與建築間的幸福結合後所催生出的結果。
就如同真正幸福的夫妻,不是在外表看上去很幸福的夫妻,
而是能夠共同催生也就是創造出些什麼的夫妻。


....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8561941500#




//